2021年,面對復雜嚴峻的國內外形勢和諸多風險挑戰,中國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十四五”實現良好開局,國內生產總值增長8.1%。面對鋼鐵行業形勢的急劇變化,公司堅持“兩快、兩不、三降、一增、一保”經營策略,精益高效、奮勇爭先,生產組織重心下半年開始從打造極致產能效率,轉向聚焦產品結構優化、經濟運行和關鍵指標進步,生產經營績效較好。公司主要在以下六個方面實現新突破:
一是戰略轉型實現新突破。圍繞戰略定位和規劃要求,聚焦主責主業,重點工程梯次展開、全面提速。規劃落實以A高爐大修為代表的北區填平補齊項目群、以新特鋼工程為標志的南區產品產線規劃項目群,新CCPP綜合利用發電機組、2E筒倉、帶式焙燒機、南區焦爐、A高爐大修等項目建成投產,新特鋼項目正式開工建設,型鋼改造項目有序推進。
二是精益運營實現新突破。堅持“簡單極致高效、低成本高質量”,以“奮勇爭先獎”激勵機制為推動,通過優化內部資源動態平衡、調坯軋材等,產線效率顯著提升,全年各產線次。兩頭市場經營增效顯著,資源保供安全穩定,重點產品市場占有率穩步提升,全年銷售獨有、戰略、領先產品377萬噸,同比增長32%;出口鋼材80萬噸,同比增長38%;汽車板首次通過日系合資品牌全球認證,高鐵車輪國產化應用取得實質性突破,350公里復興號用D2車輪獲國產化批量應用2列128片。設備公輔保障有力,17條產線%;深化系統能源經濟運行,能源利用效率顯著提升。
三是綠智賦能實現新突破。堅持綠色智慧就是核心競爭力,堅決貫徹“兩山”理論和長江大保護戰略,大力推進“兩于一入”、“三治四化”,積極推動構建南區廠容廠貌新格局,加快推進廠容整治和物流、車輛專項整治,三臺西路實現封閉管理,通行車輛壓減5,764輛,智園、生態園、幸福大道等成為馬鋼靚麗的名片。馬鋼獲安徽省碳達峰碳中和攻關獎。構建公司整合融合信息化系統并成功上線,持續打造智慧制造示范基地,,冷軋總廠“ALLINONE”智慧工廠被評為安徽省“智能工廠”。
加大技術創新力度,實施9個公司級“揭榜掛帥”項目,啟動建設馬鋼研發中心;研發投入率達3.96%,同比增長1.74個百分點新產品開發創歷史最好水平。1項成果榮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12項成果獲冶金、省科學技術進步獎;新增授權專利456件。加快技術人才隊伍建設。2人入選寶武科學家,1人入選第八批安徽省學術和技術帶頭人;選聘首席師77人、技能大師16人。
五是改革管理實現新突破。專業化整合系統推進,工業品采購、水處理、智能運維、氣體業務委托管理,行車、磨輥間、鐵路線完成“管用養修”一體化業務整合。“一總部多基地”積極探索,對長江鋼鐵一體化管控取得實質性突破。人力資源管理不斷優化,人均產鋼量達到1,213噸,管理崗比例從10.4%降至6.4%;快速推進協作管理變革三年行動,協作供應商壓減了14%。體系能力顯著提升,探索建立跨部門多專業協同小組工作模式,大力開展集中一貫制和橫向協作,快速高效解決問題。建立完善“奮勇爭先獎”激勵機制,推行經營管理團隊任期制和契約化管理,加快推進限制性股票激勵,激發干事創業熱情。積極應對嚴峻安全生產形勢,堅持“三管三必須”,強化“違章就是犯罪”安全管理理念,壓實全員安全生產責任,開展專項整治,加大隱患排查治理,持續提升安全管理體系能力。
六是共建共享實現新突破。堅持將企業發展成果與各利益相關方共享,積極履行社會責任,實現與各方的和諧共贏。承接寶武先進企業文化,傳承和弘揚新時代“江南一枝花”精神,促進制造水準、環境質量、職工素養、精神面貌、團結協作、產城融合全面提升,擴大了寶武文化在安徽區域的穿透力、影響力和輻射力。開展“精益高效爭一流、指標提升創效益”等7類勞動競賽235項,“精益-現場日”活動常態化推進,依托“馬鋼精益通”平臺“獻一計”超10萬條,參加第二十五屆全國發明展、中國寶武優秀崗位創新成果評選等大賽多次摘金奪銀。積極推動為職工賦能,定期發布精益案例,穩步推進一線全員培訓,實施作業長管理能力系統提升工程。在效益增長的情況下,在崗職工人均收入顯著提高,獲得感明顯增強。
2021年,國民經濟持續恢復,為鋼鐵行業發展提供了良好環境。鋼鐵行業持續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采暖季錯峰生產,鐵礦石資源保障,運行監測及保供穩價,鋼鐵行業規范管理,工業互聯網融合發展及智能制造等舉措,為行業健康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鋼鐵企業克服鐵礦石、焦炭等原燃料價格大幅波動、環保成本大幅上升等帶來的不利影響,主動適應市場變化,堅決貫徹國家產業政策,積極維護供需平衡,行業運行總體較好。
1、鋼材價格寬幅震蕩。2021年中國綜合鋼材價格指數均值為143.1點,同比上漲37.8點,漲幅為35.9%。價格指數最低為122.2點,最高為174.8點,全年價格指數波動率為36.7%,為近五年最大值,鋼材價格呈寬幅震蕩走勢。長材和板材全年平均價格指數分別為146.9點和142.7點,同比分別上漲37.4點和39.3點,漲幅分別為34.1%和38.0%。
2、行業運行總體平穩,供需動態平衡。2021年全國累計生產生鐵8.69億噸,同比下降4.30%;粗鋼10.33億噸,同比下降3.0%;鋼材13.37億噸,同比增長0.60%。鋼材庫存3月上旬達到高點后逐步下降,年末與上年同期水平基本持平。
3、進出口結構優化,國家調整出口退稅。在國際市場需求的拉動下,3、4月份我國鋼材出口量快速提升。隨著國家鋼鐵產品進出口政策的調整,鋼材出口量自7月份起逐月減少。全年我國累計出口鋼材6,689.5萬噸,同比增加1,322.3萬噸,增長24.6%;累計進口鋼材1,426.8萬噸,同比減少596.3萬噸,下降29.5%。8月份起,鋼材出口價格連續4個月高于進口價格,表明我國鋼材進出口結構在持續優化。
4、原材料價格變化幅度較大。2021年,進口鐵礦石價格大起大落,最高漲至233.1美元/噸,全年海關進口均價164.3美元/噸,同比上漲49.3%;焦煤、冶金焦、廢鋼等原燃料價格也有較大幅度的上漲。
同時,我國鋼鐵工業發展進入新階段,由增量發展進入存量優化階段,企業間戰略重組和策略聯盟明顯增多。鋼鐵工業面臨全面提升產業基礎能力和產業鏈水平的根本任務,需要以綠色發展和智能制造為主題,著力消除控產能擴張、促產業集中、保資源安全三大痛點,爭取實現結構調整、綠色低碳、數字賦能換擋提速。
本公司主營業務為鋼鐵產品的生產和銷售,是中國最大鋼鐵生產和銷售商之一,生產過程主要有煉鐵、煉鋼、軋鋼等。本公司主要產品是鋼材,由“優特鋼、輪軸、長材、板材”四大產品系列構成,擁有汽車板、家電板、酸洗板、容器板、船板、鋅鋁鎂、重型H型鋼、鐵路造車材、海洋石油平臺用H型鋼、中型材礦用鋼、低溫鋼筋、能源用鋼、高速車輪等高端產品,廣泛應用于航空、鐵路、海洋、汽車、家電、造船、建筑、機械制造等領域及國家重點工程,市場前景廣闊。
優特鋼系列:主要包括連鑄圓坯、特鋼棒材和工業線材。連鑄圓坯主要用于車輪、車軸、風電、能源等行業,特鋼棒材主要用于軌道交通用車軸、機械用軸承齒輪、汽車用齒輪、軸承、彈簧、合結鋼等。工業線材主要用于汽車機械用高碳鋼、冷鐓鋼、彈簧鋼、軸承鋼、優碳鋼等。2021年優特鋼銷量近100萬噸。
輪軸系列:主要包括火車輪、車軸及環件,廣泛應用于鐵路運輸、港口機械、石油化工、航空航天等諸多領域。
長材系列:主要包括型鋼和線棒材。型鋼主要用于建筑、鋼結構、機械制造及石油鉆井平臺、鐵路建設等行業。熱軋帶肋鋼筋主要用于建筑方面。高速線材產品主要用于建筑、緊固件制作、鋼鉸線鋼絲及彈簧鋼絲。
板材系列:主要包括熱軋薄板、冷軋薄板、鍍鋅板及彩涂板。熱軋薄板廣泛應用于建筑、汽車、橋梁、機械等行業及石油輸送方面,冷軋薄板應用于高檔輕工、家電類產品及中、高檔汽車部件制作,鍍鋅板定位于汽車板、家電板、高檔建筑板及包裝、容器等行業用板,彩涂板可以用在建筑內外用、家電及鋼窗等方面。
公司針對不同產品,采取不同的經營模式。優特鋼系列產品以直供終端銷售為主;輪軸產品以直供終端銷售為主;長材系列產品以工程直供和省內倉儲現貨銷售的模式為主;板材系列產品以直供終端銷售為主,經銷商銷售為輔。
報告期內,公司的主要業務、主要產品及其用途、經營模式、主要的業績驅動因素等并未發生重大變化。
公司積極融入中國寶武生態圈,深化全面對標找差,深入推進集團協同降本。通過在規劃、制造、營銷、采購、研發等方面的協同,持續優化銷售渠道,創新營銷模式,瓶頸;通過管理對標以及實施技術支撐項目,改善技術經濟指標,全面提升公司的綜合競爭能力。
公司處于安徽省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國家戰略的橋頭堡地位,屬于南京、合肥兩大都市圈,貼近下游市場,市場需求潛力大,同時濱江近海,交通運輸便利。
公司已經形成獨具特色的“優特鋼、輪軸、長材、板材”四大類產品,可以靈活配置資源,向高附加值產品傾斜。
本部、長江鋼鐵、合肥公司、馬鋼瓦頓四大鋼鐵生產基地品種配套齊全,擁有專業化生產水平,能積極發揮品種規格配套齊全的規模優勢,實現“一總部、多基地”的管控運營模式,提升市場占有率與品牌影響力。
截止2021年12月31日,本集團擁有有效國內外專利2,186件,其中國外專利5項,發明專利908件;擁有技術秘密(非專利技術)4,422項。
?。ㄒ唬╀摬漠a量和營業收入均創歷史新高。按照“平穩有序、整體最優”的指導思想,堅持柔性組產、系統運營,嚴格落實行業政策,在一座4000立方米高爐大修、鐵水下降的情況下,粗鋼產量同比持平,鋼材產量同比增加2.97%,營業收入同比增加39.50%。
?。ǘ┚G色發展水平快速提升。深入踐行綠色低碳發展,完成62個“三治”項目,綠電發電量同比增長287%,六汾河深度處理項目通過驗收,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大幅下降;加快推進廠容整治,新建或改造綠地31.6萬平方米,“盆景”變“風景”,“風景”變“景區”,智園、生態園、幸福大道等成為馬鋼靚麗的名片。
?。ㄈ┲腔壑圃熘笖悼焖偬岣?。不斷加快智慧化升級步伐,信息化整合融合項目僅用15個月成功上線,創造了行業內同等規模企業覆蓋產線最廣、建設速度最快紀錄。智能工廠建設成果被評為鋼鐵行業最佳智能制造解決方案,智慧料場項目獲第四屆“綻放杯”5G應用征集大賽一等獎,冷軋總廠“ALLINONE”智慧工廠被評為安徽省“智能工廠”。
?。ㄋ模┲饕夹g經濟指標顯著改善。以價值創造為綱,以奮斗者為本,持續開展全面對標找差工作,227項重點對標指標進步率達到90.32%,達標率74.19%。其中綜合熱裝熱送率、魚雷罐周轉率等重點指標創歷史最好水平。
?。ㄎ澹┬庐a品開發創歷史最好水平。扎實推進科技自立自強,加大“卡脖子”難題攻關,開發新產品140萬噸,車輪納入中國寶武“專精特新”單項冠軍產品培育,高寒地區用高強高韌性車輪、2100MPa級汽車懸架簧用鋼等10項新產品實現國內首發。Q420級超大尺寸H型鋼等產品打破國外壟斷,完成美國夏威夷港口項目和加拿大LNG項目批量供貨。
報告期,本集團生產生鐵1,823萬噸,同比減少1.70%,主要系公司一座4000立方米高爐于2021年9月15日至12月9日期間大修所致;粗鋼2,097萬噸,同比持平,其中電爐鋼產量133萬噸,占粗鋼產量的6.3%;鋼材2,045萬噸,同比增加3.04%,創本集團歷史新高,主要系公司調坯軋材,提高軋線產能利用率所致。
按中國企業會計準則計算,本集團實現營業收入人民幣1,138.51億元,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人民幣53.32億元,同比分別增長39.50%和168.95%?;久抗墒找鏋槿嗣駧?.692元,同比增加168.22%。報告期末,本集團總資產為人民幣912.08億元,同比增長13.01%;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資產為人民幣327.53億元,同比增加15.38%。六、公司關于公司未來發展的討論與分析
展望2022年,國際環境錯綜復雜,全球疫情仍將持續,世界經濟復蘇動力不足,大宗商品價格高位波動,外部環境更趨復雜嚴峻和不確定。國內經濟發展面臨需求收縮、供給沖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面對新的下行壓力,中國將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統籌發展和安全,繼續做好“六穩”、“六保”工作,持續改善民生,著力穩定宏觀經濟大盤,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
從政策層面來看,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穩字當頭,穩中求進”“各方面要積極推出有利于經濟穩定的政策,政策發力適當靠前”“跨周期和逆周期宏觀調控政策要有機結合”“基礎設施建設適度超前”“提升制造業核心競爭力”;中央頒布了關于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見;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出臺《關于振作工業經濟運行,推動工業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方案》。鋼鐵行業按照高質量發展要求,認真落實“雙控”要求,穩步推進“雙碳”工作,深化改革,強化管理,運行質量不斷提高,應對挑戰的能力和韌性進一步增強,保持行業健康發展的基礎更加牢固,因此,今年鋼鐵行業市場營商環境將會持續優化。
從市場需求看,房地產行業受“房住不炒”及“三道紅線”等政策因素影響面臨下行壓力,房屋建設等領域鋼鐵需求出現了明顯的階段性下降,導致我國鋼材整體消費量下降。同時,我國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經濟持續恢復發展的態勢不會改變,適度超前開展基礎設施投資,基礎設施投資增速將明顯回升;在加快制造強國建設政策引領下,制造業將保持繁榮態勢,為鋼材需求總體穩定提供有效支撐??傮w來看,預計能源、機械、汽車、造船、家電、鐵道、自行車、摩托車等行業鋼材需求將保持增長,而建筑、集裝箱、五金制品、鋼木家具等行業鋼材需求下降。
公司將深入貫徹落實習總考察調研中國寶武馬鋼集團重要講話精神,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以進固穩,圍繞“兩增一控三提高”,堅持“拉高標桿、奮勇爭先,精益高效、爭創一流”,以提升能力為核心抵御市場波動,以贏得客戶為目標確保經營績效,以站穩寶武系第一方陣為重要衡量,以強化經營思維、追求極致高效為工作主線,加快落實規劃項目,加速做優ROE等關鍵性指標,推動高質量發展取得新成效。
生產經營:努力實現“兩增一控三提高”,即利潤總額和凈利潤增速高于國民經濟增速;控制好資產負債率;營業收入利潤率、全員勞動生產率進一步提高,研發經費投入率進一步優化。生鐵、粗鋼和鋼材產量分別為1,853萬噸、2,097萬噸和2,090萬噸,粗鋼產量同比持平。
踐行“違章就是犯罪”的安全管理理念,堅決杜絕習慣性違章,堅決查處不安全行為,堅決扭轉安全生產的被動態勢。壓實全員安全生產責任制,強化安全生產過程管控與評價,推動安全體系能力進一步提升。完善協作實名制和黑名單管理,強化“管用養修”模式下的安全管理,持續深化安全標準化工地建設,確保重點領域安全可控。強化管理人員安全履職能力培訓,建立職工安全違章積分制度,提升全員安全素養。加速3D崗位無人化和機器人替代,持續提升本質化安全水平。
一是推進綠色化發展。深入落實“兩于一入”、“三治四化”,爭取綠色發展持續領跑。加快超低排放改造,申報超低排放A級企業、創建3A級景區。深化能效對標,優化能源結構,大幅提高綠電發電量。
二是抓好精品化升級。申報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和安徽省政府質量獎。落實新產品盈利能力提升三年行動計劃,重點做好帽型鋼、450兆帕級鐵道車輛用H型鋼等產品的研發和市場開拓。持續攻關“卡脖子”技術難題,積極培育車輪“專精特新”單項冠軍產品,實現高鐵輪軸產品國產化大批量供貨。加快研發中心建設大力推行“揭榜掛帥”。
三是促進數智化賦能。聚焦“三跨融合”,深化“四個一律”,確保智慧化指數排名不下降。精心實施工業大腦——智能煉鋼項目,加快推進長材事業部和長江鋼鐵智控中心二期、特鋼智控中心項目建設,實現重點產線、重點工序集中智慧化管控全覆蓋。
一是全面提升技術經濟指標。完善對標指標體系,全面深化對標找差,主要技術經濟指標進步率超過80%。
二是追求關鍵產線極致效率。完善鐵前系統聯動機制和預警保障體系,優化配煤配礦結構,持續推進高爐高水平下長周期穩定和經濟運行。動態平衡鋼后資源,在穩定均衡的基礎上提升優勢機組、關鍵產線運行效率,力爭全年冷軋總廠產量突破600萬噸、特鋼公司產量突破120萬噸、重型H型鋼產量突破80萬噸。
三是提高市場把控能力。加強市場研判,打造安全穩定高效可持續的供應鏈,大宗原燃料累計采購成本優于行業平均水平;深化產品結構調整,強化營銷模式創新,充分發揮SBU推進組功能,以差異化的產品和服務為客戶創造更大價值,提升區域和細分領域市場掌控力影響力,支撐銷售價格跑贏大盤。
一是加快重點項目落地。加強項目過程管控,嚴控固投規模,B高爐大修、焦爐異地大修、C號燒結機、型鋼改造2號連鑄機年內投產,新特鋼項目一期工程力爭基本建成。
二是優化“一總部多基地”管控模式。優化完善總部職能“集中+屬地”一體化運營管控和多基地扁平化管理,推動各基地業務協同、管理協同、資源共享,實現整體利益最大化。
三是推動開疆拓土取得實質性成果。積極融入中國寶武“沿線沿廊”第二個“彎弓搭箭”空間布局,努力拓展公司戰略發展空間。
一是健全分配和中長期激勵機制。加快推進薪酬體系切換,探索實施差異化工資總額管控,持續完善市場化激勵約束機制,深化經營管理團隊任期制和契約化管理,推動限制性股票激勵計劃落地,探索實施新特鋼模擬經營。
二是持續提高人事效率。堅持轉崗不下崗原則,立足崗位優化,推進對標定員,在主流程單位推廣廠管作業區模式,加快推進“操檢維調”、大工種區域化作業和輔助業務“管用養修”一體化外包,強化績效管理和共享用工,推動人均產鋼提高13%以上。深化專業協作變革,推動協作人員同口徑勞動效率提升率不低于8%。
三是著力提升資金管理水平。進一步強化“兩金”管控,“兩金”總額增長率不高于銷售收入增長水平,“兩金”周轉率高于行業平均水平。全力增加經營現金流,盤活存量資產,優化調整融資結構,推動資產負債率下降。
四是提升風險防控能力。有效做好應急預案和過程管控,堅決守住不發生重大風險的底線,筑牢風險防控的“護城河”。
全面提升職工的能力和素質,深入開展全員培訓,打造有理想講奉獻、會智控能檢修、守規范善創新的高素質職工隊伍。全面推進職工崗位創新和價值創造,完善職工崗位創新體系,進一步激發全體職工的工作和創造活力。全面提升職工“三有生活”水平,深入推進“三最”實事項目,為職工創造更好的生產生活條件。確實履行企業社會責任,堅定不移落實定點幫扶,助力鄉村振興。
1、嚴格資金管理,保證現金流穩定。穩杠桿,降低融資成本,優化融資結構,提高資金效率,將資產負債率控制在58.65%以內。
2、公司投資性資金支出控制在計劃額度之內。投資資金支出超出自有資金(折舊額加凈利潤)的缺口,通過降低“兩金”占用、長期資產變現等途徑解決,不新增有息負債。
3、嚴控“兩金”,即庫存資金占用、應收賬款不高于2021年實際占用水平,或不高于銷售收入增長水平;力爭存貨周轉率加速10%。
2022年計劃新增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立項總金額人民幣71.38億元,其中:公司戰略規劃類人民幣17.80億元,節能環保類人民幣22.47億元,安全類人民幣7.65億元,智慧制造信息化人民幣8.45億元,品質提升、降本增效等項目人民幣15.01億元。2022年度資金計劃87.73億元。
根據國內外最新形勢,公司可能面對的主要風險包括疫情防控風險、安全管理風險、環境保護風險、房地產調控引發的長材市場需求風險以及大宗原燃料價格大幅波動風險。公司應對風險措施除見前文之“經營計劃”以外,還包括:
上述戰略、計劃及風險、措施不構成公司對未來的預測,亦不構成公司對投資者的承諾,上述戰略能否落地、計劃能否實現及風險能否呈現或規避、措施能否落實取決于市場、政策等多種因素,存在一定的不確定性,請投資者特別注意。1、董事、監事之服務合約及合約權益
本公司已與董事、監事分別簽訂服務合約。本公司董事或監事與本公司并未訂立本公司于一年內不賠償(法規賠償以外)便不可終止之服務合約。
報告期內,本公司無任何董事或監事于本集團、馬鋼集團或馬鋼集團的任何附屬公司所訂立的合約之中擁有任何直接或間接的重大權益。
報告期內及至本報告發布之日止期間,未曾有或現有生效的任何獲準許彌償條文惠及本公司董事(包括前董事)或本公司之有聯系公司的任何董事(包括前董事)。
2、稅項的詳情載列于財務報告附注四“稅項”、附注五之20“遞延所得稅資產/負債”、附注五之29“應交稅費”及附注五之60“所得稅費用”。
3、土地租賃、不動產、廠房和設備的詳情載列于財務報告附注五之19“無形資產”和附注五之16“固定資產”。
6、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董事、監事及高級管理人員沒有在與公司直接或者間接構成或可能構成競爭的業務中持有任何權益。
7、截至2021年12月31日,本公司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之間,除工作關系之外,不存在任何財務、業務、家屬方面或其他方面的實質關系。
近期的平均成本為3.97元,股價在成本上方運行??疹^行情中,目前反彈趨勢有所減緩,投資者可適當關注。該股資金方面呈流出狀態,投資者請謹慎投資。該公司運營狀況尚可,多數機構認為該股長期投資價值較高,投資者可加強關注。
股東人數變化:2022-02-28顯示,公司股東人數比上期(2021-12-31)增長1518戶,幅度0.89%
股東人數變化:年報顯示,公司股東人數比上期(2021-09-30)增長31047戶,幅度22.19%bob綜合體育官網入口 瀏覽器.net-在線登錄平臺